繼2020年實現逆勢增長后,今年1-2月我國服務外包繼續保持增長態勢,取得了開門紅的好成績。
記者從商務部近日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獲悉,2021年1-2月,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1715.7億元人民幣,執行額1144.5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72.3%和70.6%,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4.2%和31.8%。其中,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875.7億元,執行額630.7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43.4%和56.6%,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%和23.9%。
“1-2月,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和執行額實現雙增長,且增長率均超過70%,這既超出預期,又在情理之中。”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如是表示。談及其中原因一是我國對疫情的防控成效顯著,相關企業已實現正;\營,有效幫助企業快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;二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速轉型升級,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,產業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;三是我國數字產業發展迅猛,服務出口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,成為服務外包的新增長點。
從海外市場分布看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市場表現亮眼。根據商務部的數據,1-2月,我國企業承接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離岸外包執行額119.9億元,同比增長85.2%。承接美國、中國香港、歐盟離岸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44.2億元、125.9億元和77.5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44.7%、40.2%和38.6%,合計占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55.1%。
對此,鄭偉認為,2021年,隨著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深入推進,我國拓展沿線國家服務外包業務或將有頗多看點。其原因,一方面源于2020年商務部等19部門出臺《關于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可以預見,我國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規劃、咨詢、勘察、設計、造價、監理、項目管理和運營維護等領域的服務外包業務有望迎來高速增長;另一方面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,而我國在BPO、KPO業務方面具有一定比較優勢,因此,我國企業承接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BPO和KPO業務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;此外,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對數字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的提升,數字產業領域的服務外包或將成為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的重點。
從結構看,1-2月,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(ITO)、業務流程外包(BPO)、知識流程外包(KPO)執行額分別為348.6億元、98.6億元和183.5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90.7%、21.9%和31.9%。“這體現出我國傳統服務外包產業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比較優勢,已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分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。”鄭偉如是說。
此外,服務外包在吸納就業方面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2月,我國服務外包累計吸納從業人員達1297.8萬人,其中大學以上學歷824.2萬人,占63.5%。1-2月,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6.9萬人,其中大學以上學歷4.9萬人,占71.8%。
談及今年我國服務外包的走勢,鄭偉認為,總體仍將保持穩定發展態勢。“行業看,產業轉型升級效果將進一步顯現,行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,ITO業務仍將是我國服務外包主力軍,BPO、KPO所占比重將繼續提升,數字技術、生物醫藥、測試研發等產業將加速發展。從市場看,雖然我國承接歐美市場業務有所復蘇,但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,歐美國家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。在RCEP利好帶動下,我國與東盟、東北亞在服務外包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強。隨著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國際合作深入推進,我國在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。從區域發展看將更趨均衡,珠三角、長三角地區仍將保持發展優勢,京津冀、中西部、東北地區將繼續呈現快速發展態勢。海南在自由貿易港利好政策帶動下,今年或將繼續交出優異答卷。”